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速览 | 《风景园林》2021-12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 城市绿色空间公平性

《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LAVISION
2024-08-31

《风景园林》2021-12 | 197 Vol.28

专题1: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专题2:气候变化与绿色基础设施



本期导览


刊首语

|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郑曦

点击查看全文

“离堆”原是玉垒山伸向岷江的余脉,李冰父子修都江堰时,对地形和水情做了实地勘察,决定凿穿玉垒山引水,不仅可以减少外江的流量,使江水不再泛滥,同时引水入旱区灌溉农田,开凿渠因形似瓶口且功能独特,取名宝瓶口,是人工凿成的、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都江堰渠首工程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构成。宝瓶口起“节制闸”作用,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位于宝瓶口右侧的小山丘,因与玉垒山山体相离,故名“离堆”。从“离堆”仰望玉垒山,斗犀亭矗立其上;经玉垒关到二王庙,临岷江依山就势,叠落而筑,远近风光十分绮丽。二王庙入口刻有“深掏滩,低作堰”“具湾截角,逢正抽心”的治水要诀;庙门照壁上绘有“膏流千古”都江堰水利灌溉区域图,描绘了都江堰灌区从2 000多年前的渠首工程到八大灌区形成的纵横交错的扇形灌溉网,展现了凿山引水、顺应自然的理水智慧和巧夺天工、名景胜迹的宏大气势。



专题1: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国土空间尺度下生态修复空间优先级与策略探究——以矿山用地为例

程可欣 王志芳* 唐瑜聪

摘要:矿山生态修复是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有相关研究主要聚焦工程视角下的单体矿山修复项目,或是纯生态视角下的修复优先级研究,少有体现国土空间尺度下矿山生态修复的统筹决策思路。以典型的矿山城市江西省丰城市为例,综合生态安全格局下的生态本底与国土空间规划中的社会发展诉求,判定矿山中生态–社会复合效益最大化的重点投入区及其他分区,并提出不同区域的修复策略。结果表明:丰城市采矿用地面积大、分布广;具有生态重要性的矿山占比达一半,但其中需要高投入进行修复的区域仅为十分之一;位于自然恢复区与低投入修复区的矿山占比最高,印证了国土空间尺度下基于自然途径的生态修复合理性。研究补充了矿山生态修复在宏观尺度决策的不足,摈弃均匀做功的生态修复模式,根据空间差异选择区域与策略,兼具生态保护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双重视角,实现矿山生态修复的综合效益最大化,也使矿山生态修复专项规划能更好地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矿山生态修复;生态安全格局;社会需求度;空间优先级;投资效益比;效益最大化

丰城市矿山分布图



沿海高密度城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识别方法——以澳门特别行政区为例

王佳煜 陈天*

摘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关键议题,科学构建重点修复区域识别方法与技术体系是实现精准高效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决定性前提。以澳门特别行政区为例,整合传统生态安全格局识别、生态系统服务效能评测、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等研究方法,构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识别技术框架。设定ESs优先、CER优先以及ESs-CER协同3类修复情景,并采用元胞自动机(CA)动态模拟土地利用扩张趋势,利用InVEST生境质量模块与景观格局指数量化并评测综合修复效能。研究发现:ESs-CER协同修复情景能够兼容生态系统保护与城市发展效益,有助于定量划定澳门特别行政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该方法明确了各生态修复区功能定位与生态保护修复目标,为系统性、针对性地修复国土空间生态关键区提供重要决策参考。

关键词:生态修复分区;国土空间;沿海高密度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生境质量

基于 ESs 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识别研究框架


延伸阅读:

[1] 张东旭,程洁心,邹涛,等.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生境网络规划方法研究与实践[J].风景园林,2018,25(8):41-45.

[2] 张梦迪,张芬,李雄.基于 InVEST 模型的生境质量评价: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J].风景园林,2020,27(6):95-99.



|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流域生态修复路径——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刘文平 宋子亮 李岩 孔凡婕

摘要:修复受损退化的生态系统已成为当前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社会挑战的一个紧迫的优先事项。然而,过去几十年以小尺度工程实施和单一生态恢复目标为导向的修复行动,忽略了社会经济多项驱动与胁迫的共同影响,导致生态退化趋势未能得到有效遏制。如何修复生态系统并同时促进多利益相关方实现可持续发展,仍然是当前生态修复面临的主要挑战。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探讨了可持续发展目标下流域生态修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遵循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提出了一个包含“准则–目标–路径”的生态修复框架,构建了“生态修复行动–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提升–社会经济福祉共赢”的生态修复路径,进而提出构建全域绿色基础设施网络、分类推进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科学实施沿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的生态修复行动策略,以期为系统解决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需求并应对社会经济挑战提供参考。

关键词: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生态修复;可持续发展;流域;长江经济带

可持续发展目标与生态修复挑战



最优价值生命共同体建设路径探索——以重庆广阳岛为例

赵文斌

摘要:传统单一部门管理下、围绕单一目标的治理方式难以解决系统化、综合化的生态环境问题。“最优价值生命共同体”为当前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了实践思路。经过长时间自然恢复,或通过适当人工生态修复来加速和促进既有生态区间迁移到高价值生态区间,满足生物多样性需求,生态价值高、自然资本高的生命共同体,可称之为“高价值生命共同体”。通过发挥设计的正向作用,优化生态资源配置,在高价值生态区间内,谋求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最优价值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价值生命共同体,可称之为“最优价值生命共同体”。广阳岛生态修复以建设最优价值生命共同体为目标,按照维护区间(保护生态)、促进迁移(修复生态)、谋求最优(建设生态)三步走,从研判生命共同体的核心要素、统筹生命共同体各子系统的提升策略、耦合生命共同体各子系统的关键指标、全过程谋求生命共同体最优价值4个方面探索了“最优价值生命共同体”的建设路径。

关键词:生命共同体;最优价值;自然恢复;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建设

生命共同体要素关系



专题2:气候变化与绿色基础设施

城市绿色公平——国际研究进展与规划反思

吴佳雨 梅陈子

摘要:快速城市化加剧了全球范围内的绿色公平问题,国际学术界已经开展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美丽中国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中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如何响应城市绿色公平议题有待探索。在回顾国际绿色公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构建空间规划绿色公平的分析框架,剖析法规体系、行政体系、编制体系和实施体系在程序公平、分配公平和互动公平3个方面存在的绿地不公平问题,为推进新时代中国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绿色空间;公平;空间规划;研究进展;规划体系

空间规划体系绿色公平分析框架



城市绿色空间的公正性评价——以北京朝阳区为例

胡杨 成超男 秦婧 黄思寒

摘要:随着城市发展向社会化和人本化转变,城市绿色空间公正性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试图基于罗尔斯《正义论》的观点和原则,运用公共服务设施的评价方法,构建城市绿色空间公正性的评价框架。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从权利自由、机会均等、空间正义、供需均衡4个方面进行公正性评价。研究发现:1)目前存在较大面积的绿色空间服务盲区,未能达到机会均等的底线要求;2)绿色空间资源也未能优先倾向于社会弱势群体,尚未达到有利于最少受惠者的要求;3)总体供需关系较为均衡,但亟须解决局部空间存在的高需求低供给问题。根据评价结果,提出腾退增绿、消除服务盲区,提高出行空间友好性,改善公共交通出行便捷性3条建议,旨在提高绿色空间各层级的公正程度,并为城市绿色空间的相关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城市绿色空间;公正性;罗尔斯《正义论》;空间布局;朝阳区

城市绿色空间的公正性评价框架


延伸阅读:

[1] 何格,肖扬,吴蓉,等.社会公平视角下广州市城市公园可达性研究[J].风景园林,2020,27(1):90-96.



作品

合院中的绿林——利星行中心(北京)景观设计

R-land 北京源树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

       利星行中心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望京商务区,为国际甲级写字楼及五星级酒店综合体。建筑设计由隈研吾事务所承担,景观方案由Placemedia宫城俊作先生主持。R-land源树负责扩初设计及施工设计,项目历经5年,于2018年9月竣工。 

俯视全景



研究

保护冲突研究综述:概念、研究进展与治理策略

彭钦一 杨锐*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自然环境的退化,生态保护和人类开发利用的冲突将愈发不可避免。通过系统的文献综述,梳理了保护冲突的概念、研究进展和治理策略。在概念上,保护冲突是指2个或多个群体对保护对象持有相互抵触的观点而引发的心理对立或对抗性行为。在识别方法上,可分为基于叠图法的定性识别方法,以及基于冲突二元识别框架的定量识别方法。在治理策略上,行为控制、态度转化和目标协调,是保护冲突治理的重要切入点。在国土空间规划的背景下,保护冲突的识别与管理将成为关键课题,可作为协调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3条控制线及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重要参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保护冲突;国土空间规划;冲突治理;生态保护

保护冲突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延伸阅读:

[1] 王应临,张玉钧.基于文献调研的中国自然保护地社区保护冲突类型及热点研究[J].风景园林,2019,26(11):75-79.



基于声景资源时空分布特征的自然保护地自然宁静管理与规划

许晓青 金云峰* 钟乐

摘要:声景作为自然资源对于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保护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地声环境须合理管理与利用。中国现有声环境研究集中于建成环境,尚未深入研究保护地声环境的规划管理途径。参考国际先进声景规划管理经验,以时空分布特征为切入点研究了美国与欧洲国家相关案例,并以云南大山包自然保护区为实际案例提出规划管理建议。研究基于现状声景特征,通过时空手段调控保护区声环境的方法,首次提出中国自然保护地声环境相应管理指标与阈值。研究可对自然保护地声环境管理起到借鉴作用,对于国土空间规划中具有生态保护价值区域的声环境标准制定也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风景园林;景观规划;声景资源;国土空间;声景规划;自然保护地

大山包冬季声级时空分布



纽约大都市区区域绿色空间规划演进(1922—2020年)及启示

王馨羽 李梦雨 刘煜 姚朋*

摘要:纽约区域规划协会(Regional Plan Association, RPA)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实施区域规划的专业组织之一,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纽约大都市地区共开展了4次区域规划并进行了大量专项研究,规划持续了近百年,产生了世界一流的研究成果。通过聚焦4次区域规划中的绿色空间规划,对其规划背景、核心理念、规划内容进行研究,分析总结纽约大都市区区域绿色空间规划的演进特点和规律,得出以社会问题为导向、以专项研究为支撑的同质性特征,以及在自然观、研究视野和规划目标方面的异质性特征。在此基础上,从空间范畴、规划内容、规划方法、组织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对中国城市区域绿色空间规划的启示。

关键词:纽约大都市区;区域规划;绿色空间;区域规划协会;城市治理

纽约大都市区区域规划研究范围变化


延伸阅读:

[1] 剧楚凝,周佳怡,姚朋.英国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及对中国城乡生态网络构建的启示[J].风景园林,2018,25(10):77-82.

[2] 刘京一,张梦晗,林箐.巴黎城市规划体系中的绿色基础设施构建方法与启示[J].风景园林,2017(3):79-88.



基于ENVI-met模拟的不同用地类型居住小区绿地布局对PM2.5的影响

戴菲 邓瑛 陈明* 郭晓华

摘要:居住区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的主要组成肌理,对改善空气质量起着重要作用。首次将ENVI-met用于居住小区绿地布局与PM2.5的模拟,选取武汉市典型的一类、二类、三类小区,定量分析不同草地、乔木布局对PM2.5的影响。研究表明,集中型的草地布局、四周型的乔木布局能更有效降低小区PM2.5浓度;分散型的草地布局、集中型的乔木布局最不利于消减PM2.5;四周型的乔木布局对阻滞道路上PM2.5的扩散效果最佳。同种绿地布局形式下,二类小区的平均PM2.5浓度最低,三类小区最高,PM2.5空间分布在3类小区中也具有一定的差异。研究揭示了居住小区绿地布局对PM2.5的影响机制,为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实践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居住小区;草地;乔木;数值模拟;PM2.5

3 类居住小区的影像图及建筑布局


延伸阅读:

[1] 陈明,胡义,戴菲.城市绿地空间形态对PM2.5 的消减影响:以武汉市为例[J].风景园林,2019,26(12):74-78.

[2] 闫珊珊,洪波.公园绿地不同景观空间PM2.5 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风景园林,2019,26(7):101-106.

[3] 郭晓华,戴菲,殷利华.基于 ENVI-met 的道路绿带规划设计对PM2.5 消减作用的模拟研究[J].风景园林,2018,25(12):75-80.



基于全景技术的园林游观体验视觉分析方法——以留园为例

朱海鹏 孔宇航* (日)大野隆造

摘要:运动视知觉是观察者认知建成环境的重要方式。全景视觉技术的发展为多视角、定量地研究园林游观体验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提供了新思路。以生态学知觉为理论基础,借助全景影像技术重新解析园林游观体验的视知觉线索,并提出动态环境视觉信息的测度和分析方法。以苏州留园中的游园路径与景观构成为对象,定量化、可视化解析游观过程中的视觉信息的变化规律与特征,为园林游观体验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全景影像;运动视觉;环境视觉信息;光流测度;游观体验

视觉生态学视角下的园林游观体验机制


延伸阅读:

[1] 张炜,周昱杏,杨梦琪.全景绿视率自动识别和计算研究[J].风景园林,2019,26(10):89-94.

[2] 布朗宁,萨布卡特派桑,姜珊,等.虚拟现实技术在绿色基础设施健康效益评估中的应用[J].风景园林,2020,27(9):35-49.

[3] 李奕昂,王飒.苏州文人园林曲桥路径对视线引导的实验研究[J].风景园林,2019,26(11):120-125.



细节中的风景:景观风貌图像的高频细节和幂律特征

陈筝 李晔

摘要:结合大数据的街景,风景园林师能够快速、有效地对建成环境的感受进行评价。但是目前街景分析主要依靠图像内容语义分割等高级认知,较少考虑人视知觉初级加工特征。研究证据表明在视知觉初级加工中,丰富的高频细节信息可以提升人们对环境的喜好并强化环境恢复效果。为了探索不同景观风貌的细节差异,筛选了150张自然景观、69张城市景观、60张不同林冠覆盖率的树林景观以及31张中国古典园林典型景观图像,并对代表它们的高频细节信息进行了傅里叶斜率分析。结果表明,看似简单的自然要素,如岩体和砂石、水面、修剪草坪等,比城市人工景观的细节要丰富多变,其傅里叶斜率仍然更接近自然。特别指出的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傅里叶斜率更加接近典型自然,呈现出更加丰富、更加类似于自然的复杂细节。本研究拓展了提升街道环境感受的可能的途径,即除了利用植物等自然要素之外,还有可能通过模拟自然丰富多变的细节和形态来实现。

关键词:景观风貌;傅里叶斜率;幂律特征;数字图像处理;分形

城市景观和自然景观频谱和傅里叶斜率分布及照片举例


延伸阅读:

[1] 徐姗,黄彪,刘晓明,等.从感知到认知北京乡村景观风貌特征探析[J].风景园林,2013,20(4):73-80.



社区绿道建成环境特征与体力活动强度关联性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董雯 朱逊 赵晓龙*

摘要:社区绿道作为社区生活圈中的绿色线性空间,是高密度城市建成区居民进行日常体力活动的重要场所。以深圳市已建成的167段社区绿道为研究对象,探讨社区绿道建成环境特征与体力活动强度的关联性,旨在推动城市社区更新并提升公共健康水平。首先,将深圳市社区绿道按照周边用地性质分为绿地景观型、商业服务型和生活休闲型3类,基于POI数据爬取和实地测量方法,从临近性、连接性、场所性3个方面提取建成环境特征数据,采用行为观测结合《体力活动能量消耗编码表》的方法获取绿道体力活动强度数据。其次,运用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的数理统计方法识别关联性建成环境特征因子,并比较显著影响因子的影响强度差异,结合散点图明确其适宜值范围。结果表明,在临近性和连接性特征中,3类社区绿道的显著影响因子与影响强度各不相同,而在场所性特征中,绿道载体宽度与绿视率是3类绿道体力活动强度的共同偏好因子,但其适宜值域范围有所差异。最后,基于研究结果对深圳社区绿道的规划设计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社区绿道;建成环境特征;体力活动强度;公共健康;绿地更新;深圳

深圳市 3 种社区绿道类型


延伸阅读:

[1] 赖寿华,朱江.社区绿道:紧凑城市绿道建设新趋势[J].风景园林,2012(3):77-82.



融合寻常风景智慧的乡村风景道识别——以辽宁省黑山县为例

王云才 贾一非 朱韵奇 成玉宁*

摘要:风景道作为一种绿色基础设施,其所具有的多重功能近些年来逐渐被重视,并广泛运用于美丽乡村的建设。但目前研究缺乏风景道客观、综合的识别体系。提出寻常风景的概念,从空间格局、空间质量和空间多功能性3个维度重新定义乡村景观,并将其融入现有的风景道识别体系中,以空间视觉评价、景观空间综合质量评价、游憩吸引力评价、潜在生态性评价为一级指标,以景观空间多样性、聚落风貌、交通可达性、潜在生态廊道等为13个二级指标,形成乡村风景道综合识别体系。同时以辽宁省黑山县为例,在保护乡村自然基底的基础上较为客观地识别现有道路所具有的风景道构建潜力并对其做出初步规划,对同类型区域的风景道识别与规划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寻常风景;生态智慧;乡村风景道;识别体系;美丽乡村;辽宁省黑山县

乡村寻常风景智慧实践框架


延伸阅读:

[1] 刘颂.基于景观生态学的村落景观格局优化研究:以山东省广饶县大王镇为例[J].风景园林,2013(4):98-102.

[2] 冀媛媛,郦大方.哈尼族自然观变迁下的村寨与周边环境关系的演变:以云南哈尼族曼岗村寨为例[J].风景园林,2013,20(4):67-72.

[3] 王云才,申佳可.乡村景观格局特征及演变中的多尺度空间过程探索:以乌镇为例[J].风景园林,2020,27(4):62-68.

[4] 王云才,薛竣桓.生态智慧引导下的太原市棕地修复逻辑与策略[J].风景园林,2019,26(6):53-57.

[5] 王春晓,黄佳雯,林广思.基于选线适宜性评价的城镇型绿道规划方法研究[J].风景园林,2020,27(7):108-113.



空间与社会包容性导向的景观更新协作模式研究:从废弃铁路到生命之链

张天洁 侯英裕

摘要:在世界范围兴起的废弃铁路景观更新热潮中,部分国家政府已认识到空间改造背后还需要协调不同群体的利益,以增进更新过程与结果的包容性。实现该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协作式规划。据第三方组织属性,将协作模式划分为专家引导型、机构引导型和政府引导型3种,结合案例研究,剖析其协作机制及如何在协作中促进包容性。研究发现:1)专家引导型协作模式适用于用地类型多样的市中心地区,易产生空间的多样性;2)机构引导型适用于闲置用地较多的近郊地区,能够为沿线未来发展预留空间;3)政府引导型适用于规划较成熟且建设已成体系的片区,有利于政府管控,使政府能够进行跨片区协作。期望研究结果能为中国废弃铁路更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包容性景观更新;废弃铁路;第三方组织;协作模式;线性空间;工业遗产

协作式规划增进包容性的理论框架


延伸阅读:

[1] 林箐.缝合城市:促进城市空间重塑的交通基础设施更新[J].风景园林,2017(10):14-26.



《风景园林》编辑部致谢2021年度匿名审稿人


       2021年,承蒙各位专家和学者的鼎力帮助和精心审稿。在此,《风景园林》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谨向审稿人表达衷心的感谢,希望今后能够继续得到各位专家的支持与合作。本统计结果中审稿完成时间为2020年12月1日—2021年11月30日,以汉语拼音为序。






  本期引文格式

2021/12

[1] 郑曦.国土空间生态修复[J].风景园林,2021,28(12):6-7.

[2] 程可欣,王志芳,唐瑜聪.国土空间尺度下生态修复空间优先级与策略探究:以矿山用地为例[J].风景园林,2021,28(12):10-15.

[3] 王佳煜,陈天.沿海高密度城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识别方法:以澳门特别行政区为例[J].风景园林,2021,28(12):16-22.

[4] 刘文平,宋子亮,李岩,孔凡婕.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流域生态修复路径:以长江经济带为例[J].风景园林,2021,28(12):23-28.

[5] 赵文斌.最优价值生命共同体建设路径探索:以重庆广阳岛为例[J].风景园林,2021,28(12):29-36.

[6] 吴佳雨,梅陈子.城市绿色公平:国际研究进展与规划反思[J].风景园林,2021,28(12):37-42.

[7] 胡杨,成超男,秦婧,黄思寒.城市绿色空间的公正性评价:以北京朝阳区为例[J].风景园林,2021,28(12):43-48.

[8] R-land 北京源树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合院中的绿林:利星行中心(北京)景观设计[J].风景园林,2021,28(12):49-52.

[9] 彭钦一,杨锐.保护冲突研究综述:概念、研究进展与治理策略[J].风景园林,2021,28(12):53-57.

[10] 许晓青,金云峰,钟乐.基于声景资源时空分布特征的自然保护地自然宁静管理与规划[J].风景园林,2021,28(12):58-62.

[11] 王馨羽,李梦雨,刘煜,姚朋.纽约大都市区区域绿色空间规划演进(1922—2020 年)及启示[J].风景园林,2021,28(12):63-69.

[12] 戴菲,邓瑛,陈明,郭晓华.基于 ENVI-met 模拟的不同用地类型居住小区绿地布局对 PM2.5 的影响[J].风景园林,2021,28(12):70-76.

[13] 朱海鹏,孔宇航,大野隆造.基于全景技术的园林游观体验视觉分析方法:以留园为例[J].风景园林,2021,28(12):77-84.

[14] 陈筝,李晔.细节中的风景:景观风貌图像的高频细节和幂律特征[J].风景园林,2021,28(12):85-92.

[15] 董雯,朱逊,赵晓龙.社区绿道建成环境特征与体力活动强度关联性研究:以深圳市为例[J].风景园林,2021,28(12):93-99.

[16] 王云才,贾一非,朱韵奇,成玉宁.融合寻常风景智慧的乡村风景道识别:以辽宁省黑山县为例[J].风景园林,2021,28(12):100-106.

[17] 张天洁,侯英裕.空间与社会包容性导向的景观更新协作模式研究:从废弃铁路到生命之链[J].风景园林,2021,28(12):107-111.


  延伸阅读

[1] 张东旭,程洁心,邹涛,等.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生境网络规划方法研究与实践[J].风景园林,2018,25(8):41-45.

[2] 张梦迪,张芬,李雄.基于 InVEST 模型的生境质量评价: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J].风景园林,2020,27(6):95-99.

[3] 何格,肖扬,吴蓉,等.社会公平视角下广州市城市公园可达性研究[J].风景园林,2020,27(1):90-96.

[4] 王应临,张玉钧.基于文献调研的中国自然保护地社区保护冲突类型及热点研究[J].风景园林,2019,26(11):75-79.

[5] 剧楚凝,周佳怡,姚朋.英国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及对中国城乡生态网络构建的启示[J].风景园林,2018,25(10):77-82.

[6] 刘京一,张梦晗,林箐.巴黎城市规划体系中的绿色基础设施构建方法与启示[J].风景园林,2017(3):79-88.

[7] 陈明,胡义,戴菲.城市绿地空间形态对PM2.5 的消减影响:以武汉市为例[J].风景园林,2019,26(12):74-78.

[8] 闫珊珊,洪波.公园绿地不同景观空间PM2.5 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风景园林,2019,26(7):101- 106.

[9] 郭晓华,戴菲,殷利华.基于 ENVI-met 的道路绿带规划设计对PM2.5 消减作用的模拟研究[J].风景园林,2018,25(12):75-80.

[10] 张炜,周昱杏,杨梦琪.全景绿视率自动识别和计算研究[J].风景园林,2019,26(10):89-94.

[11] 布朗宁,萨布卡特派桑,姜珊,等.虚拟现实技术在绿色基础设施健康效益评估中的应用[J].风景园林,2020,27(9):35-49.

[12] 李奕昂,王飒.苏州文人园林曲桥路径对视线引导的实验研究[J].风景园林,2019,26(11):120-125.

[13] 徐姗,黄彪,刘晓明,等.从感知到认知北京乡村景观风貌特征探析[J].风景园林,2013,20(4):73-80.

[14] 赖寿华,朱江.社区绿道:紧凑城市绿道建设新趋势[J].风景园林,2012(3):77-82.

[15] 刘颂.基于景观生态学的村落景观格局优化研究:以山东省广饶县大王镇为例[J].风景园林,2013(4):98-102.

[16] 冀媛媛,郦大方.哈尼族自然观变迁下的村寨与周边环境关系的演变:以云南哈尼族曼岗村寨为例[J].风景园林,2013,20(4):67-72.

[17] 王云才,申佳可.乡村景观格局特征及演变中的多尺度空间过程探索:以乌镇为例[J].风景园林,2020,27(4):62-68.

[18] 王云才,薛竣桓.生态智慧引导下的太原市棕地修复逻辑与策略[J].风景园林,2019,26(6):53-57.

[19] 王春晓,黄佳雯,林广思.基于选线适宜性评价的城镇型绿道规划方法研究[J].风景园林,2020,27(7):108-113.

[20] 林箐.缝合城市:促进城市空间重塑的交通基础设施更新[J].风景园林,2017(10):14-26.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看《风景园林》2021年12期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店铺购买

微信编辑  刘芝若

微信校对  王亚莺

审核 曹娟


声明

本文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欢迎转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风景园林LAVISION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